焦點
-
超愛「Refresh」,Intel首款第八代低功耗Core i3筆電CPU出爐!效能再提升!
為再一步鞏固低功耗筆電處理器的市場,Intel在2017年8月間公佈了其第八代Core i7與i5家族的筆電版CPU,雖然架構與第七代家族類似,但不同在於新款Core i7-8550U和Core i5-8250U皆配備四核心八執行緒(4C8T)的設計,比先前2C4T的架構來說,同樣是以25W低功耗運作,但新款CPU的效能確有顯著的提升!的程度,因此可說是不錯的架構! 隨後Intel持續推出Core i5與i7的家族,但在Core i3部份卻遲遲沒有消息!直到2018/2/12,以回擊AMD發表的Ryzen G系列APU,勢必將對超輕薄筆電市場的生態造成不少影響! 先前Intel在第七代(代號為Kaby Lake) Core i5、i7的U系列低功耗CPU,只提供雙核心設計,i3家族連Turbo Boost超頻技術都不具備。不過現在,讓效能有大大的提升! 由於AMD也在2017年第四季,最重要的是還內建Radeon Vega繪圖晶片,不管是CPU、GPU效能以及功耗,都打趴Intel的U系列筆電處理器!事實上,在CES 2018的AMD攤位也展示出不少低功耗的入門級遊戲筆電,確實造成Intel應該受到不小的壓力! 終於,Intel發表了同樣是15W設計的,可說是第七代Core i3-7130U的小升級版本。雖說第八代Core i3-8130U基礎頻率只有2.2GHz (第七代Core i3-7130U有2.7GHz),但這次具備了Turbo Boost 2.0技術,最大頻率可達3.4GHz,再加上支援DDR4-2400與LPDDR3-2133,搭配Intel UHD Graphics 620 (其實只是改名,並加入H.265/HEVC Main10的Codec而已),讓這顆CPU的功能,能夠跟AMD Ryzen 3系列的行動處理器相媲美。 ● 2C4T (雙核心/四執行緒) ● 3.4 GHz Turbo Boost超頻時脈(單核或雙核) ● 內建Intel UHD Graphics 620繪圖晶片(基礎時脈: 300 MHz,爆發時脈1 GHz) ● 支援高達32GB的DDR4-2400或LPDDR3-2133記憶體 ● L3快取容量4MB,TDP(設計功率)達15瓦 (以800MHz執行,效能低到10W) 不過,這顆Core i3-8130U也因為只有配置2C4T,最多只能跟同樣配置2C4T的Ryzen 3 2200U Mobile相媲美,尚無法跟配置4C4T的Ryzen 3 2300U Mobile相比!繪圖效能更不用說了。因此,Intel要如何靠這些第八代行動處理器,來戰勝AMD的Ryzen Mobile家族,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
這次來真的! Intel挫咧等! AMD Ryzen 5 2400G / 3 2200G APU 效能實測,入門遊戲級新選擇
看完上禮拜五之後,小W編最後也提到:「那這顆AMD推出企圖左右包抄Intel Core i3、i5的APU究竟表現如何,就請各位玩家們,我們2月12日晚上十點準時回到這,跟著天橋下的說書人小W編且看下回分解!」來吧!玩家們準備好你的溫開水和宵夜,待我娓娓道來這2顆全新APU的效能吧! 小W編這一次測試的方式採用最簡單的方式進行,既然這次的測試讓這2顆APU使用RADEON VEGA Graphics的內顯以及AMD Ryzen 3 2200G及Ryzen 5 2400G其本身的效能做檢測,並沒有額外使用外接顯示卡,我們就來看看這次的測試平台吧! 處理器(1):AMD Ryzen 3 2200G 3.5GHz 4C/4T 處理器(2):AMD Ryzen 5 2400G 3.6GHz 4C/8T 主機板:MSI B350I Pro AC 記憶體:G.Skill FlareX F4-3200C14D-16GFX DDR4-3200 @2666MHz 顯示卡:無,使用內顯AMD RADEON VEGA 8 Graphics及AMD RADEON VEGA 11 Graphics SSD:Micron Crucial MX300 2TB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PLATINUM SERIES SS-1050XP3 1050W 作業系統:Windows 10 Pro 64- bit Version 1709 (Creators Update) 電源計劃設定:AMD Ryzen Balanced 這一次採用的測試平台主機板以及記憶體皆為原廠提供,使用的是由MSI所推出的B350I Pro AC,屬於一張ITX規格的主機板,支援的CPU插槽腳位為Socket AM4,記憶體插槽支援的是DDR4的規格;最後在擴充槽支援1組的PCIe 3.0 x16。 看完主機板,這一次所使用的記憶體為小W編之前有幫各位玩家們介紹過的,不過當初介紹的是8GB x4 kit,這次所使用的為8GB x2 kit的版本,算是在AMD平台上廣受好評的一條記憶體。 首先看到的是AMD Ryzen 3 2200G在CPU-Z以及GPU-Z之下的系統檢測: 看完AMD Ryzen 3 2200G的檢測之後,我們馬上看到的是有關於AMD Ryzen 5 2400G的系統檢測: 因為這一次來了2顆APU一同做測試,所以小W編為了不增加各位玩家們閱讀上的障礙,將相同的測試軟體以及遊戲皆合而為一,減低玩家們閱讀的重複性,接著就來看看這次新的APU表現到底如何吧! 透過小W編所使用的測試軟體使用,再搭配基本的APU效能圖表的統整後,各位玩家們可以看見在PCMark 7和PCMark 10上的表現以入門級的處理器而論,表現亮眼。在CineBench R15的多核心運算上有著令人滿意的表現,與B350晶片組的搭配確實能夠成為一台不錯的入門機。看完了處理器本身的數據之後,我們就準備來看今回在全新的APU上頭所增加的內顯RADEON VEGA Graphics在繪圖成像以及遊戲的表現如何吧! 看完效能的截圖以及圖表之後,相信各位玩家們也都有發現,小W編這一次是並沒有使用外接顯示卡進行測試,在內部所顯示的記憶體標示上,遊戲當中的檢測為1GB,雖然不足以應付《GTA5》這樣3A等級的遊戲,不過在Full HD(1920x1080)的解析度表現下,AMD Ryzen 3 2200G在3A大作遊戲能夠將其幀數拉至17FPS附近,像是去年十月底剛上市的《刺客教條:起源》或是《駭客任務:人類岐裂》,都能夠達到基本要求;而AMD Ryzen 5 2400G則就更不用說,甚至在Hitman(殺手47)的遊戲當中有21.25FPS的表現,以內顯的表現而論,算是令人激賞。 除此之外,各位玩家們一定都沒注意到在這次的處理器上,記憶體的頻率能夠原生支援至2933MHz,但是PCDIY!的編輯部注意到了!若是玩家們有能夠購買如同烈焰槍一般強力的記憶體,或許也能夠將記憶體時脈向上提升,增加效能喔! 最後來說說小W編本人的小小測試心得吧!遙想那些年剛接觸這些產品的我,第一款實測的處理器就是AMD Ryzen 3 1200系列,當時因為處理器本身不具有顯示卡,所以外接獨立顯示卡做測試,當時我們只能夠就處理器執行測試軟體的效能進行檢測,而顯示的部分都只是外部顯示卡的成績而已。但是在2018年的2月,他們已經準備好要全心開闢戰場,透過APU當中附上自家的RADEON VEGA Graphics,準備與Intel Core i3-8100與Intel Core i5-8400一決雌雄! 其實各位玩家們看完了上開的效能表現後,應該不難發現,在基本使用的運算上能夠負荷基本文書機或是入門遊戲機的所有需求,PCMark 7和PCMark 10的表現也都可圈可點;而小W編因為今回沒有使用獨立顯示卡做測試,單以處理器做測試,在遊戲大作上雖然沒辦法達到能夠遊玩遊戲的要求,不過在CineBench R15之OpenGL測試的FPS完全沒有卡頓的情況發生。 別忘記了這2顆APU都能夠原生支援記憶體2933MHz的頻率,也因為這次的產品是將4C/4T及4C/8T內建至1個CCX當中,所以不論是單測記憶體的速度還是在內顯的表現上,效能提升上就非常有感!(當然對挖礦也有幫助) 最後就要提到最重要的C/P值了,因為大多數的玩家們會選擇這樣的產品時,考量到的就是我所花出去的價格能夠得到多少的效能表現,而在AMD Ryzen 3 2200G和AMD Ryzen 5 2400G的千顆報價為99美元以及169美元,與自家前一帶的AMD Ryzen 3 1200相同,換算台幣(匯率以2月12日的台灣銀行牌告為主)大約是新台幣2,898元及5,023元,以目前能夠查到的訊息,Intel Core i3-8100與Intel Core i5-8400分別需要新台幣4,190元與6,390元。就光以價格而論,幾乎都各便宜1千元以上,你還再擔心使用AMD的處理器需要額外多花錢買獨立顯示卡嗎?現在,AMD Ryzen 3 2200G、AMD Ryzen 5 2400G通通給你!效能、價格、內顯,入門機種,夫復何求? 最後不免俗地放上規格表以及比較圖表供玩家做參考: (01) (02) (03) 廠商名稱:AMD - 美商超微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廠商電話:02-2655-8885 廠商網址:
-
《絕地求生》(PUBG)正式手遊版授權由騰訊取得,彭于晏代言,2月9日正式封測,手遊時代來臨!
這半年來電腦平台上最火熱話題想必就是《絕地求生》(PUBG)!這款由「Blue Hole」(藍洞工作室)所推出的大逃殺遊戲造成了相當大的風潮,不論是在亞洲地區相當受歡迎,連歐美都有相當多的玩家們投入這款遊戲的懷抱,甚至成功擠下《英雄聯盟》(LOL)在Twitch實況平台上的霸主地位。中國的《騰訊互動娛樂》自從買下了「LOL」後,野心勃勃地望向「PUBG」!現在,正式授權的手遊終於由「騰訊」奪下! 在前些日子,第十屆的「騰訊遊戲嘉年華」(TGC2017)的最後,公布了關於「騰訊」與「PUBG」公司聯合出品,並且由騰訊互動娛樂旗下的光子工作室群操刀,建構在「虛幻4」的遊戲引擎底下打造全新的《絕地求生 刺激戰場》手由廣告,幾乎媲美原版PC端上遊戲的畫質,以及無改動的玩法,都正式向玩家們宣告《騰訊互動娛樂》的野心。 這款透過「虛幻4」的遊戲引擎以及光子工作室群投入近200名員工所打造的遊戲,幾乎能夠完美移植PC端上的遊戲體驗;譬如說,如同原作的地圖設計、真實槍械的手感與彈道回饋、載具的駕駛以及回饋都有高度的還原,並且透過對於手機平台的高度優化,從反外掛、手機機型配置,再至操作以及溝偷方面,都能夠有不錯的表現。 《絕地求生 刺激戰場》是由PUBG正式授權的正版手遊,在2月9日時正式開服封測,並且同步開放Android、iOS 平台;支援的平台相當多元,基本上Apple的iPhone以及iPad都能夠遊玩此款遊戲;而在Android的平台上則以中國自家所推出的手機為主,不論是OPPO、小米還是華為都能夠遊玩。 不過各位與小W編一樣位於台灣、澎湖、金門以及連江縣的夥伴們,可能都沒有辦法下載遊戲,目前似乎僅限中國的玩家們下載,所以不論是位於台灣或是歐美國家的玩家們都是沒辦法從商店當中找到這款遊戲,或許VPN之後就能夠下載囉! 近來手機平台的興起,大家可能家裡沒有一台電腦,但是手上絕對有一台智慧型手機,確實改變電玩以及電競的生態,不過老派的小W編還是特別的喜歡PC端的遊戲,習慣了大螢幕之後,對於電腦與朋友們一同透過FPS視角對抗外掛還是相當開心!(遇到外掛還是很想罵髒話就是XD)那各位玩家們,若是有想要下載遊戲的話,別忘了VPN喔! (01) (02)
-
SUPERMICRO SUPERO C7Z370迷你ITX主機板完全認證,Z370硬派小鋼炮!
通常在裝機時候的挑選配備上,不太會特別去挑mini-ITX的版本來作為系統主機的搭配,畢竟一般在選購上都還是以標準大板或是Micro-ATX的規格為主,但是如果想要縮小體積、最好可以放在桌上或是客廳,那mini-ITX規格的小型化設計,就是玩家的首選。 常見到的mini-ITX主機板大概也不脫四大主機板廠商,雖然不見得每一款晶片組都推出對應的mini-ITX產品,但是還是可以看到加減有些選擇,這次挑的這片可不是四大主機板廠的產品,而是來自於大廠Supermicro的版本,這款型號為C7Z370-CG-IW的mini-ITX主機板就是其SuperO品牌中的一款小板子,絕對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版本,玩家只要搭配上CPU、記憶體跟SSD就能完整運作,想要體積迷你化當然挑個小規格的機殼與對應電源供應器就能夠不佔空間的為玩家忠實服務,效能上也有一定水準。接下來就來檢視一下這片主機板的各部位特色吧! 由於是mini-ITX小板,所以不意外的,大概一張大圖就看完全部了(笑),但是這樣有點籠統,還是透過各區塊放大來檢視一下好了,基本上,採用的是Z370晶片組,對應目前最新的Intel第8代Coffee Lake核心架構處理器,支援2組DDR4 DIMM插槽、1組PCIe 3.0 x16擴充性。下面就看圖說故事囉! 看一下主機板的背面,有支援Intel的Optane記憶體(閃騰記憶體技術),可以結合DRAM來提高儲存速度,有助於對運算、影片撥放與遊戲等方便的效能提升。另外,I/O控制晶片也設置在背面,還有RGB LED燈效設計,可依玩家需求設定如呼吸、彩虹、流星等多種不同顯示模式(第2代SUPERO Booster)。絕對不會因為小板子就少掉一堆功能,基本上能想到的大概都有了。 從產品的配置與設計上可以發現到,這片C7Z370-CG-IW基本上不是以商品噱頭取勝,而是將重點放在產品本身的功能面與性能表現上,小小體積裡面也是採用了最新的Z370核心晶片組,接下來就來實際瞧瞧性能面的部份,這裡挑選了第8代的i3-8100來做搭配,這樣的整體價格在有限的預算內也可以達到不錯的表現,顯示卡的部分則是以目前主流的GTX 1060為基準,下面就來實測一下吧。 在CPU-Z下可以先簡單的看一下處理器的效能表現,另外,也透過AIDA64來瞧瞧記憶體的表現如何。 在3DMark中的Time SPY重度實測模式下,也有4059分的成績。 玩家關注的遊戲部分,先來看看AOTS奇點灰燼的實測,在DX11與DX12的模式下,分別有40多FPS與38、39FPS的表現,算是十分不錯的,畢竟這裡採用的是i3-8100而已喔。 測試場景換到刺客教條的部分,總分6753,評語為「穩定」,算是表現不錯的,遊戲的FPS可以達到57。 在文明帝國VI的測試下,其實相當流暢,除了GTX1060佔有優勢外,也有主機板與CPU的加乘效果在內。 在火線獵殺這款遊戲中,也能有高達66.92FPS的表現。 駭客入侵這款遊戲中,可以看到在DX11與DX12模式下,分別也都有高達59.7與62.6FPS的成績,基本上都是運作流暢無誤。 虹彩六號這款遊戲的測試上就更明顯了,效能分數頗高。 SteamVR的部分則可以看到也有7.9的分數,足以作為推薦配備了。 透過實測,其實也可以看到整體的表現如何,基本上,這裡選搭的僅是i3-8100,如果玩家可以有稍微多一點的預算,可以搭配i5-8400以上等級的話,相信效能表現會更加突出,對應Z370晶片組的效能表現,肯定會更讓玩家滿意。 從前面的硬體配置上不難發現,這款C7Z370-CG-IW可以說是囊括了玩家會使用到的各項特色,再搭配上實測的性能表現後,其實可以算的上是Z370版本中的小鋼砲無誤,要網路有網路、要無線有無線、SATA/M.2/PCIe通通不缺,也支援Optane技術,搭配上RGB LED燈效,更具備有RAID 0/1模式(雙M.2),在加上最重要的一點,這是主機板大廠Supermicro推出的版本,有了素以嚴謹著稱的品牌加持與保障下,是不是玩家在選搭小主機的需求下之最佳選擇呢?想要裝機小電腦的玩家可是千萬不能錯過呦! 產品型號:C7Z370-CG-IW 產品規格:mini-ITX 晶片組:Z370 架構:LGA 1151、第8代Coffee Lake對應 記憶體:DDR4 2666MHz(2 DIMM slots)、4/8/16GB、Supports Intel XMP(Up to 3733+MHz) SATA 3:4組,支援RAID 0, 1, 5, 10 音效晶片:Realtek ALC1220 7.1 HD Audio 網路晶片:Intel® i219V Single Port Gigabit Ethernet+WiFi+藍牙模組 視訊輸出:1x HDMI 2.0 + 1x DisplayPort 1.2 USB Port:6x USB 3.0、1x USB 3.1 Type A、1x USB 3.1 Type C LED:客製化RGB LED燈效 廠商名稱:Supermicro SUPERO - 美超微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2-8226-3990 廠商網址: →更多的【PCDIY! Server Workstation 伺服器 工作站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 WS 工作站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CPU / 中央處理器】: →更多的【PCDIY! MainBoard 主機板 / Gaming M/B 電競主機板 / Creator M/B 創作者主機板 / HEDT 高階桌機 主機板】: →更多的【PCDIY! DRAM / 記憶體 / 超頻記憶體模組】: →更多的【PCDIY! SSD / 固態硬碟】: →更多的【PCDIY! NAS / 網路儲存裝置】: →更多的【PCDIY! Enterprise 企業級 商用 - 路由器 / 無線路由器 / AP / 交換器 / IIoT / 防火牆】:
-
價格超值與時尚質感兼具、小米90分輕商務牛皮短夾錢包
小米才剛開幕了台北的三創專賣店,算一算,已經是第5家實體店了,產品的種類也更加豐富,尤其是更多融入居家生活的東西,除了大電視、極受歡迎的掃地機器人、最近的IH電子鍋,走極簡風搭配超值價格,難怪容易引起共鳴,特別是在目前不漲薪水只漲物價的時刻。 小編也趁著三創店剛開幕來逛逛,除了人潮眾多外,其實在店裡可以看到有相當多的區塊展示了目前有銷售的產品,這區的長短夾錢包倒是引起了些許興趣,小米在商務面上的定位也直接深入隨身物品,賣價765元的短夾在質感上其實還不錯,直接入手一個,順便給大家看看內外是怎樣的樣貌,過年領紅包的話,可以敗一個回來用用。 其實如果查一下小米推出的錢包,不難在網路上發現許多款版本,不過目前在國內有銷售的則是這系列90分的版本(未來應該會有更多系列),除了長、短夾版本與零錢包外,還有卡包可以選搭(可獨立使用或搭皮夾),算是接續了先前推出的多款背包後,針對都市時尚商務定位的另一種系列產品。 還記得開幕時的直擊報導有介紹到專賣店裡面有展示(),隨著小編入手一個短夾版本,就順便來瞧瞧整個產品長甚麼樣子吧,想入手的也可以作為參考。 這裡先來比較一下小編之前的舊皮夾(左),恩,舊的是那個mm的牌子,不過因為都隨便插口袋放,所以就變成這副模樣,其實新的時候蠻好看的(泣)。小米這款短夾的尺寸為115x93mm,大概就是標準的一個手掌大小,外觀上除了是牛皮材質,也做了十字紋押花的質感,很有商務人士的Fu,如果就價格上來做比較的話,小米的超值特價當然也是直接勝出。(品牌價值也不同啦XD) 這款短夾在特色上就官方的說法有幾個部分,包括了採用十字紋押花、進口牛皮耐磨耐刮,外層採用的是Saffiano摩洛哥皮,經過高溫高壓等深加工處理的皮革可以呈現整齊的十字紋理,也是40多年來世界奢侈品舞台的主角(這是官方、官方、官方說法),內裡則是採用Nappa小牛皮材質,透氣耐磨、具細緻柔軟觸感(好吧,給錢睡覺的地方總是要細緻一點XD問題是沒錢),並且拼接同色系內襯,讓整體的質感表裡如一、穩重成熟。 基本上,錢包就是放錢的地方,如果習慣把一些卡、證件都放在一起的人,這款短夾還蠻不錯用,底下的U型開口不小,除了正面6個卡位可以放信用卡、提款卡、悠遊卡之類的以外,左右側的內層都還可以塞卡片或名片與證件,如果卡片想要更有規矩的置放,也可以再選搭小米的卡包,搭在一起用也很不錯。 在只有薪水不漲的時代,體現一下實用性應該是最直接的了,雖然這款短夾錢包上面沒有那顆俗稱五芒星的Logo,但是價格也直接從山上跌到山腳下,一張千元大鈔還有找2張100跟好幾個硬幣,十字紋押花以及牛皮的質感頗優,內裡的細緻度與柔軟手感也還不錯,尤其外層的牛皮有經過半植鞣手法,讓皮身變得硬挺有型,這部分倒是還不錯,而仔細觀察一下車縫線還蠻工整,邊緣不分的收尾也很細膩,認真說,價格與產品的質感個人覺得是蠻OK的,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去現場感受一下,趁著過年直接敗一個回家,替換舊皮夾,祈願大家新的一年錢包都能滿滿滿喔。 產品名稱:90分輕商務頭層牛皮錢包(短款) 產品尺寸:115x93mm 產品材質:頭層十字紋牛皮 產品淨重:55.2g 產品型號:RMST01QB 產品顏色:黑色
-
3C賣場新景點、小米三創生活專賣店開幕現場直擊
小米的新專賣店終於在三創2F的施工完成了,一大早就有相當多的米粉來到三創生活園區的門口等著新專賣店的開幕,超冷的天氣還是有一堆粉絲來支持,果然不能小看米粉軍團的威力。 事實上早在之前就可以看到三創生活館的2F有圍起來的施工中攤位,就已經告訴大家小米的三創專賣店即將登場,小編之前逛三創的時候就有看到了,這算是繼台北小米之家後的台北第二個實體店面,先前也開了台中小米之家,以及前陣子的高雄小米專賣店與台南小米專賣店,三創生活館2F的小米專賣店算是目前在台灣的第三家專賣店,對於常來逛光華商場的玩家來說,應該會比去行天宮旁邊的小米之家更加的便利吧! 頂著寒風,不止粉絲到場力挺,連媒體都一起來報到了,而且在三創生活館的1樓戶外廣場也搭起了活動舞台,看看粉絲跟漂亮女主持人在台上的互動以及努力遊戲的熱情氣氛下,加上LamiGirls的火熱舞蹈,直接擄獲了所有現場粉絲的心。 剪綵完畢,就正式上2樓的專賣店,正式開幕囉! 接著就是等待很久的米粉們正式入場了,現場來的粉絲相當多,擠了個水洩不通;一貫開幕會有的超值排隊折扣也當然沒缺席,看看側邊樓梯間往上排的一長條的人龍,光是小米手環2的1折排隊折扣僅花86元就能到手,限量100名、先排先贏。 跟著小編的腳步來環視一下小米三創專賣店的內部景緻吧!雖然說內部的空間僅有48坪,但是在精細規劃下,也幾乎把所有想展現的都表達出來了,各區塊都有佈置,算是小而美了。 不得不說小米的產品線越來越廣,看來之後會包山包海包更多,大家只要準備好Money就可以了。 有別於小米之家可以自己劃單子,三創專賣店採用吊卡方式結帳(有逛賣場的感覺,直接拿條碼單去結帳),有幾張吊卡就還有幾個存貨,買幾個就拿幾張去結帳就可以了,也算方便大家在選購時不用拿籃子或抓個滿手,總是要科技生活一下。 雖然佈置的滿滿的產品,還是不忘劃一些區塊來做示範以及讓玩家可以檢查一下購買的東西。 看了一圈之後,是不是也想要來三創生活園區的2樓,感受一下小米的魅力呢?趁著過年,小米可是有新春特價優惠活動的呦,放假的時候可以來走走逛逛喔! 現在的詐騙實在很流行,小米新開幕三創專賣店的消息也會被利用,FB上面就出現了這樣的一站式網頁,千萬別被騙了,那是假的喔!有需要購買小米產品的玩家,可以直接上官方網站查詢或是親洽各地區的小米之家或專賣店,千萬不要誤信這種不實的消息,才不會吃虧上當。
-
AMD全新Ryzen 2200G、2400G搶先開箱!左右夾擊Intel八代Core i3、i5的APU颯爽駕到!
各位玩家們還記得在1月初的CES上,AMD在上發表了關於全新的Ryzen 2000系列的APU以及GPU系列的相關消息,而小W編身為一位沒有辦法前往美國的小小編輯,就只能在台灣幫各位玩家們開箱有關於AMD最新的產品啦!沒錯,各位玩家們,今年(2018)的2月12日要上市的全新APU,PCDIY!的編輯部已經拿到手啦! 不曉得各位玩家們看完CES的報導之後有沒有對於這款AMD準備推出全新的APU充滿期待呢?還記得Ryzen 1000的系列,包含了Ryzen Theardripper 1950X也都是沒有內建顯示卡的狀態,但是這次要推出的全新APU,包括了AMD Ryzen 3 2200G以及AMD Ryzen 5 2400G本身都內建了AMD自家的RADEON VEGA Graphics,讓玩家們在選擇上能夠更多樣。那話不多說,先帶各位玩家們來看看包裝吧! 這一次AMD可是寄了一大箱的產品過來,裡頭可不只包含了APU,還包含了APU之外所需要的硬體零組件,在打開的包裝上還寫上「Ryzen Powers, RADEON Reigns, You Prevail.」究竟AMD Ryzen 3 2200G和AMD Ryzen 5 2400G搭配著RADEON的繪圖技術能夠有怎麼樣的火花呢? 這些東西之外,在看到主角之前我們先來看看AMD提供了什麼樣的硬體配件供我們做使用呢?在主機板的部分所採用的是MSI B350I Pro AC的這塊主機板,採用的B350的晶片組,並且能夠支援Socket AM4。而記憶體的部分這次則附上了G.Skill的Flare X,小W編之前也有幫各位玩家們測過這條記憶體究竟有多強悍(開箱文看) 看完了基本的介紹之後,小W編就要帶各位玩家們來認識一下今天的主角,這2顆APU採用的包裝方式與前一代Ryzen 3/5/7 1000系列相同,除了在上方有增加RADEON VEGA Graphics的內顯標誌,簡單的包裝以及內附一顆AMD散熱器;至於在規格部分就等等來幫玩家們一一介紹囉! 小W編講了那麼久都沒有看到規格表是不是有點不開心啊?別緊張,這就要為各位玩家們奉上規格以及產品實體囉! 首先看到的是AMD Ryzen 3 2200G,在核心數方面為4C/4T(1 CCX),在基礎時脈可以達到3.5GHz,而自行Boost則可以來到3.7GHz,腳位為Socket AM4,採用的內顯為RADEON VEGA 8 CUs (簡稱Vega 8),在內顯的頻率上可以達到1100MHz,L3 Cache為共用4MB,所需的TDP為65W,可以支援的記憶體為雙通道DDR4-2933MHz。 再來看到的是AMD Ryzen 5 2400G,在核心數方面為4C/8T(1 CCX),在基礎時脈可以達到3.6GHz,而自行Boost則可以來到3.9GHz,腳位為Socket AM4,採用的內顯為RADEON VEGA 11 CUs (簡稱Vega 11),在內顯的頻率上可以達到1250MHz,L3 Cache為共用4MB,所需的TDP為65W,可以支援的記憶體為雙通道DDR4-2933MHz。 這一次在AMD Ryzen 2200G、2400G APU上,有著相當多的特色,不論是在全新的Zen X86架構(代號Raven Ridge)、更有競爭力的價格、採用超強的內顯作為GPU、效能的提升、更低的消耗、超頻等等,這麼多的特色等等就待小W編一一幫各位玩家們介紹,我們就先來看APU的本體吧! 還記得剛剛我所提到的特色嗎?這一次AMD在這系列可以說是卯足全力,去年一整年AMD在CPU的戰線上推出了Ryzen 3/5/7以及Theardripper,讓Intel冷不防地只能夠在還沒有做好萬全準備之下,推出代號Coffee Lake的第八代處理器來做對抗,狠狠的給Intel一個重擊。即便面對Intel第八代的來勢洶洶,AMD可沒有要停下他的腳步,在2018年的年初就丟下了新的震撼彈,就來瞧瞧AMD Ryzen 3 2200G、Ryzen 5 2400G有著什麼樣的特色吧! 首先新一代的Ryzen 2000系列是採用了全新的Zen X86架構,那全新的架構有哪些優勢呢?在單核的表現能夠擁有更加的效能。同時AMD新推出的這2款APU採用了全新的技術,在CPU COMPLEX上,將4個Cores全部擺在同一個CCX上,在理論上,同一個DIE中的4顆核心在效能以及效率的表現上絕對優於2+2的表現要的更優異! 除此之外,在這次採用全新的APU上,擁有較前帶系列更好的快取頻寬,擁有更好的快取頻寬之後,就能夠達到更低的延遲,那是怎麼達成的呢?Ryzen 2000系列採用了64K L1 I-Cache 4-way以及512K L2 I+D Cache 8-way,最後再加上4MB Shared的L3 I+D Cache 16-way,整體能夠提高將近於前一代5倍的快取頻寬! 最後各位玩家們說,這樣提高效能的同時,是否也會讓我的功耗瓦數增加?大家也別擔心,這次在節能的調整上相當優異;前代的AMD Ryzen 5 1400和Ryzen 3 1200的TDP為65W;這次再加了內顯以及更好的快取頻寬之後,仍然將TPD維持在65W附近;超頻之後的TDP也不過來到95W,節能的調校真的相當不錯。 各位玩家們看完了這樣的介紹之後,是否如小W編一樣對這款全新的APU有著相當高的期待,而且在目前看到價格上競爭力爆表,以AMD Ryzen 3 2200G來說,千顆報價只要99美元;AMD Ryzen 5 2400G的千顆報價則為169美元。不論是在效能表現、話題性還是價格都讓人垂涎三尺,但是這些都是官方給出的數據;對於未來全新AMD Ryzen 2000系列的報價能夠與Ryzen 5 1400有相同的價位,各位玩家們只需要將主機板的BIOS做韌體升級,就能夠直接支援全新的APU。如果,APU的內顯如同官方所說的如此強力?那現在飽受挖礦之苦而買不到顯示卡的玩家們,也許就有另外一種選擇,總歸一句話,測了才知道! 那這顆AMD推出企圖左右包抄Intel Core i3、i5的APU究竟表現如何,就請各位玩家們,我們2月12日晚上十點準時回到這,跟著天橋下的說書人小W編且看下回分解! 在這邊也附上規格表供玩家參考: 這次AMD新推出的Ryzen 2000系列處理器,在支援性上,只要主機板廠商更新BIOS與驅動程式等,就可以正確辨識以及運行無誤,ASUS也在第一時間就公佈目前所推出的各款版本,下表列出各款規格版本的更新,玩家可以自行對照一下,直接去官網下在更新,就能夠支援最新版本的AMD處理器囉!(ASUS官方將會持續更新) 廠商名稱:AMD - 美商超微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廠商電話:02-2655-8885 廠商網址:
-
微軟Surface Book 2正式上市,聯袂公開Surface Studio,記者會現場直擊
微軟於2月8日正式揭開Surface Book 2,並於2月9日正式在台灣上市,這次的Surface Book 2的設計特別不一樣。除了維持輕盈外型,這次還兼顧效能,讓您的2合1觸控筆電,具有輕盈與效能的兩種特色,適合創作者、商務人士、美工專業人士,以及輕度遊戲玩家選購。 這次Surface Book 2,搭配的搭配第八代Intel Core i7處理器,還搭配NVIDIA GeForce GTX 1050 2GB獨立顯示卡。當您將平板從主機取出時,系統自動切換成內顯(Intel UHD Graphics 620)模式,適合各式文書與商務應用,當您將平板與鍵盤結合時,系統就會自動切換成獨顯(GTX 1050)模式,加上鍵盤也內建鋰電池,可提供高達17小時的電池續航力。這代表著當您從台北飛往紐約的途中,都能一直使用Surface Book 2來完成您的工作/創作。 Surface Book 2的Hinge設計上,採用動態支點鉸鍊(dynamic fulcrum hinge),當鍵盤與螢幕闔起來之後,看起來就像一本書,名符其實的Surface 「Book」,讓擁有者拿在手上,比拿MacBook的使用者看起來更文青!由於Surface Book 2的2合1設計,因此具備4種使用模式,包含筆記型電腦模式、平板電腦模式、工作室模式、檢視模式,讓使用者可以針對各種用途來做各種切換。 除了Surface Book 2之外,微軟也推出Surface Dial這款輔助輸入裝置,類似音響的音量調整旋鈕,可搭配各種應用軟體來做各式細部操作,像是飛梭控制、放大縮小、調色盤設定…等等,除可放在桌上,亦可放在新款的Surface平板上面,來做更直覺的操作。要是您覺得Surface Book 2的13.5吋螢幕不夠大,微軟另外也推出了AIO(一體成型機)等級的Surface Studio,搭配28吋超大螢幕,讓您猶如拿個大畫板,可以在上面盡情揮灑,發揮出個人獨特創意!這款Surface Studio預計3月中旬上市。 (01)
-
微軟(Microsoft)據傳想收購VALVE、EA和PUBG?從「3面向」剖析動機和對於玩家們的影響!
小W編這幾天看新聞,在上看到一則消息,其中提到:據傳微軟(Microsoft)想要收購VALVE、EA和PUBG(PlayerUnknown's Battlegrounds,絕地求生),為其旗下的UWP(Universal Windows Platform)平台注入一攤活水,看到這則消息的我,也跟玩家們一樣非常震驚,究竟微軟只是突發奇想的「妄想」?還是是預計好未來規劃的「試探」?就讓小W編從「微軟」、「遊戲廠商」以及與大家最相關的「玩家」3個面向下去做討論! 那首先我們就從微軟開始吧!對於微軟這樣的舉動其實並不讓人意外,他們自家的UWP介面的確不如其他平台業者,如他們Xbox One的最大競爭對手Sony PlayStation或是在PC端上的Steam,當然在遊戲產品的銷量上當然也是大幅的落後。那我們就要思考,究竟微軟升職的遊戲部門執行副總裁Phil Spencer為何會想出這樣的對策來挽回現在遇到的瓶頸呢? 微軟的遊戲部門處境就如同揮軍北伐曹魏的諸葛丞相,久攻不下,且耗費了大半國力在行軍北上,導致了蜀國的元氣大傷;而武侯最終也在五丈原上殞落。沒錯!以微軟目前的財力當然不是《三國演義》中蜀國能夠比擬的,微軟手握至少1,300億美元的現金,幾乎可以說是他們想做什麼就能夠做什麼的狀態。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微軟如此心急呢? 造成微軟急躁的重大原因之一,小W編猜測,絕對與任天堂於去年(2017)3月上市的Nintendo Switch有所相關。在Xbox One於2013年11月首賣後,目前累積銷售大約3,500萬台;而相較之下,Sony PlayStation4截至今年,總銷售也來到了7,300萬之多!不過這都沒有讓微軟意識到自家的平台有多麼的脆弱,來到了去年(2017),任天堂的Nintendo Switch首發從3月一路造成轟動,只花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達成了全球1,000萬的銷售量,堪稱家用主機前無古人、後可能也無來者的紀錄! 而久攻不下的市場竟然還被後起之秀的家用電視遊樂器一舉超前,微軟當然發現問題,於是拔擢了原為Xbox負責人,現在是遊戲部門執行副總裁Phil Spencer道出了什麼樣的問題而有想要收購這3間公司的傳言呢? 各位玩家們不曉得有沒有猜對,是的!那就是因為Xbox One上沒有任何一款玩家們喜愛的獨佔遊戲(編按:該遊戲只於該平台上市發行,並無於其他品牌或平台上市發行)!這樣的問題到底對於Xbox One有多嚴重呢?大家現在可以向Sony看過去,在Sony PlayStation4上有《底特律:變人》(Detroit: Become Human)、《魔物獵人:世界》(Monster Hunter: World)和《最後生還者2》(The Last of Us Part 2);這些獨佔平台的遊戲,都吸引了眾多玩家們目光以及「荷包」,所謂有群眾的地方就有金流;現在回頭一望Xbox One,雖然也不是沒有獨佔的遊戲,但是《腐朽之都 2》(State of Decay 2),《除暴戰警 3》(Crackdown 3)和《盜賊之海》(Sea of Thieves)並沒有吸引到玩家的目光! 當然,這樣並不代表微軟沒有資源、沒有能力能夠製作高質量的遊戲,今年在「遊戲大獎」(The Game Awards)上,《Cuphead》也得到了最佳獨立遊戲的獎項,雖然為獨立的小工作室製作,不過最終也為微軟的名下做發布,小W編也曾經在的現場試玩過呢!不過對於微軟高層以及遊戲部門而言,可能不算是多好的消息,若是沒有辦法找到一款相當好的IP或是一系列的作品,在家用電視遊樂器的平台上會失去大量的關注。 那需要得到關注的最快方法是什麼?也就是透過據傳的收購VALVE、EA和PUBG一案,依據此舉能夠達到2個相當好的效果,不只能夠增加自家遊戲、Xbox One平台以及使用者介面的修改,更重要的是,能夠借此機會,將PC端最強大的敵人給納入麾下。 為何提到使用者介面呢?相信各位玩家們一定都知道,在Xbox One以及Microsoft Store上的介面相當雜亂無章,沒有類似於Steam透過玩家們點擊遊戲時的相關資訊,透過大數據分析玩家們可能會喜歡什麼樣的遊戲,以這樣的方式讓玩家們增加購買意願。但是Microsoft Store的介面呈現相當混亂的狀況,而且可不只有混亂而已,在使用上不容易連結到其他的玩家,想要在此平台上架的遊戲也都需要通過微軟的審核,確實相當麻煩。小W編也必須老實地這樣說,Steam的崛起確實也在PC遊戲的市場上成為了一個指標性的存在,倘若Valve沒有開發Steam,或許現在就是群雄割據的時代了呢! 小W編第二個要談到的就是對於「遊戲廠商」的影響,目前其實也有相當多的遊戲廠商正在積極的研發自家的「遊戲平台」,從暴雪娛樂(Blizzard Entertainment)研發的「Battle.Net」、再到Ubisoft推出的「UPlay」,都是將自家的遊戲整合在同一個平台內,那如果真的如微軟規劃,買下了Valve、EA和PUBG的話。對於遊戲廠商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小W編剛剛也有提到,如果收購的此事成真,在PC端上的平台就只會剩下3大平台。顯而易見的,在前段的敘述當中我們也提到了這樣的狀況,對於遊戲廠商能夠選擇的平台會造成壓縮,而且「Battle.Net」以及「UPlay」相較於Steam與Microsoft Store而言是相當排外的。在他們的平台上是沒有辦法有其他遊戲廠商的遊戲,而且也有許多優惠是要直接透過他們自家的平台才能夠享有的,對於其他沒有獨立平台的遊戲廠商而言,將會是一場硬仗。 換句話說,對於沒有獨立平台的遊戲廠商,這樣的合併將會宛若浩劫一般,我們就以當初曾以《返校》紅極一時的「赤燭遊戲工作室」,就是因為選擇於Steam平台上上架自己的遊戲,掀起外國人對於台灣歷史的興趣,究竟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時空背景,才能夠營造出如此這般的遊戲體驗。 那再回過來看,在假設的情況下思考,若是赤燭目前要推出他們自家全新的遊戲《還願》,卻只能限縮於微軟所收購的平台當中,可想而知會遇到的問題點一定會出現在熱銷程度之中的差異!對於獨立遊戲上架的選擇以及空間一定會相對減少,因為在這樣諾大的平台上,能夠顧及的遊戲畢竟都要具有話題性、足夠「硬質量」的遊玩畫面和玩家的期待,換句話說,沒有足夠的資本以及資源進行行銷的遊戲,可能就會因為沒有足夠的「銀彈」購買平台廣告,導致降低曝光度,而造成銷量不如預期或是沒辦法一款遊戲一砲而紅! 這樣的循環將會造成一個對於遊戲開發廠商最嚴重的問題就是,PC端的玩家們會迅速流失,何以小W編會如此預測呢?目前PC平台上正因為有著有各式各樣的遊戲,不論是RPG、FPS、劇情、驚悚等等,應有盡有;使用者介面也都相對的。但若是平台最後被「一統天下」,玩家們在能夠挑選的遊戲就會因為上述提到的2點原因而造成可選擇的遊戲減少,相對於玩家們想要留在PC上玩遊戲的意願就會降低。 玩家們的流失最嚴重的問題便是影響到遊戲開發端的廠商們,沒有了人潮以及可以操控的話題,對於投資創新全新的遊戲也就會變得更加舉步維艱。屆時,PC端的遊戲發展將會陷入最可怕的惡性循環。想必在遊戲開發的角度上,可能也是不支持微軟收購VALVE、EA和PUBG,不過話雖說如此,VALVE則已在聽聞傳聞時就公開表示,不會接受微軟的現金進行併購的可能。 想必各位玩家們看到這邊的時候,一定「in in der」,小W編的意思是拳頭硬硬的啦!了解微軟的意圖之後以及背後的目的之後,總不能只看到關於商業的說法,總要回歸到與我們息息相關的「遊戲消費者」層面到底會起什麼樣的化學反應呢?且待我一一說來! 其實對於玩家們與對於遊戲廠商有些類似,微軟若是成功收購收購VALVE、EA和PUBG,會造成在平台上的限縮,那將會導致遊戲多樣生態性會被消滅,就類似於資本主義所發生的狀況相同,大者恆大,能夠享受到的資源以及能夠投資的資金往往都比其他較小的公司豐富,若是買下了VALVE之後,許多他們自家所推出相當不錯的遊戲也有可能會再被推出新作!沒錯,就是《傳送門3》(Portal 3)或是《惡靈勢力3》(Left 4 Dead 3)之類的。 也許對於某部分的玩家們會認為,這樣其實好像也沒有什麼不好啊?有許多更好的續作能夠拿到更好的資源繼續開發,但是各位玩家們要進一步思考,你們會想要看到其他像是《Half-Life 3》?《Gears of War 4》?還是《Halo 4》?小W編敢跟各位玩家們打賭,這些都不是有人想要看到的遊戲的。看完了這些大作,你能知道那些獨立遊戲該怎麼辦? 沒錯,有著相當多的遊戲大作就代表各位玩家們看到更優異的畫面表現、更優秀的音效體驗,劇情的部分另當別論,畢竟各位玩家們也知道,並不是砸了足夠的錢就有足夠質量的劇情。對於以劇情或是特殊遊戲性取勝的《獨立遊戲》像是《Cuphead》或是《返校》還是《To The Moon》等等,得到的發展機會一定會大量的減少。 其實小W編本身自己是非常喜歡玩這樣的獨立遊戲,還記得當初在冬季特賣撰寫的時候,就在裡頭挑選了許多獨立遊戲,有時候我都覺得,這樣的遊戲才能夠讓我再一次體會到所謂「玩遊戲」的樂趣,並不只有「玩」而已,那樣的樂趣就像是我第一次在SEGA家用主機上碰到「音速小子」一樣興奮,或許,我只是喜歡遊戲當中最純粹的感動,不需要內附購買鍵、不需要抽箱子、不需要抽卡包、不需要嗑金讓角色得到更多更好的能力。 什麼意思呢?什麼叫做破壞與玩家的信任呢?我們不得不承認,VALVE的Steam確實帶給我們足夠的信任,雖然他們偶而也是會發生一些失誤,但是無傷大雅,也因為Steam的崛起,給予玩家們更多樣的話選擇,若是微軟真的成功地收購VALVE、EA和PUBG,可能會讓玩家們對於Steam平台以及自家UWP(Universal Windows Platform)平台的反彈! 玩家們一定會發現,微軟旗下的平台對於大多數的使用者們都是不相信的,那樣隔離的生態系統上對於遊戲的長期發展是沒辦法往正確的方向前進,而玩家們會願意在Steam的平台上購買一個根本就沒辦法拿到實體的「數位版」,就是建立在信任之上,信任這個平台提供的服務,信任這個平台給予朋友之間的連結,信任與其他陌生人的連結。微軟真的有辦法提供這樣的服務給與其他玩家們嗎? 分析完了從「微軟」、「遊戲廠商」、「玩家」的三個層面之後,最後來說說統整過後的想法吧!這是我第一次著手寫下這樣的評論文章,各位玩家們或許也能夠發現生硬的文字以及邏輯。為了此篇文章我也是做了相當多的功課。經過思考以及分析之後,我也能夠理解為什麼微軟會傳出這樣的新聞。 其實微軟本身也不是第一次想要收購其他的遊戲公司,微軟在2014年的時候也用了25億美元買下了Mojang的《Minecraft》,截至目前為止的表現都算是相當不錯,在沙盒遊戲當中,確實無人能出其右;那這次的收購對於微軟而言真的是好的嗎? 小W編對於收購VALVE和EA抱持著否定的態度,畢竟對於Steam的平台以及EA最近的風評而言,確實不必要特地的買下這2間的公司,實際上VALVE的執行長Gabe Newell也已經表示他們不會把自己的資產賣給微軟。以此看來微軟唯一可行以及可以選擇的方法也許就是收購PUBG的版權,將它納入自家PC端以及Xbox One的獨佔遊戲! 收購了PUBG可以緩解在遊戲部門過於勢單力薄的影響力,也能夠將時下討論度最高的遊戲納入麾下,等同於消滅敵人又將自己的勢力壯大;而且趁著目前PUBG除了在PC以及Xbox One之外,沒有外流於其他平台時,將其買下不只能夠造成話題還能有近2年的目光焦點! 最後,就是我私心的部分了!希望收購的傳聞就僅止於傳聞。
-
美光Crucial 犬年誕新品、拜年送好禮【已結束】
過年好康大放送、抽1TB SSD不手軟~~快往下看活動內容 美光Crucial 犬年誕新品、拜年送好禮活動 新年到~電腦零組件也要除舊佈新!全球記憶體領先製造商美光旗下品牌—Crucial | Ballistix 隆重推出犬年新產品 ■新一代MX系列消費性SSD《Crucial MX500 固態硬碟》 首次使用Micron最新64層3D NAND技術 - 讀/寫速度高達 560MB/s、510MB/s - 提供2.5吋與M.2尺寸規格與高達2TB容量 - 高速SLC動態寫入技術 ■RGB 遊戲記憶體《Ballistix Tactical Tracer DDR4》 - 透過M.O.D.監控溫度和操控RGB燈光 - 提供導光棒設計檔3D列印獨特的樣式 - 終身有限保固 想得到Crucial MX500與超炫Ballistix發光記憶體嗎? 回覆以下2個問題並tag 1位好友即可抽MX500 SSD、過好年~ Q1:哪一個SSD首次使用Micron最新64層3D NAND技術,是新一代主流消費性SSD? Q2:哪一個Ballistix遊戲記憶體有最酷炫的發光功能? 活動只到 2018/3/6 快來參加! 好禮相送、參加就有機會抽中— Crucial MX500 SSD 1TB (1組) Crucial MX500 SSD 250GB (1組) → 留言範例: Crucial MX500 SSD點燃PC效能表現 Ballistix Tactical Tracer RGB DRAM引爆你的遊戲戰線 @好友快來看新品抽大獎~~ (01) 美光Crucial MX500 SSD 1TB,固態硬碟 市價:7,888元/組,共1組 (02) 美光Crucial MX500 SSD 250GB,固態硬碟 市價:2,450元/組,共1組 ●活動時間:2018-02-06(二)~2018-03-06 (二) ●得獎公佈:2018-03-09(五) 【PCDIY!臉書粉絲專頁:「美光Crucial 犬年誕新品、拜年送好禮」發文】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Seagate IRONWOLF 10TB機械硬碟實測開箱,氦氣填充那嘶狼守護者NAS HDD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浦科特 PLEXTOR S2C 512GB SSD」實測開箱,超值型固態硬碟中的優質好貨!
- 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實測開箱大作戰!
- MSI CORE FROZR L CPU散熱器實測開箱,微星電競產品再添新兵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淘寶網洋垃圾再顯神威,1999元買到8核心16執行緒Xeon E5-2670神器級處理器!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微星MSI Aegis X-026TW快打旋風V同梱版實測開箱,VR電競桌機的頂尖之作!